侍中

词典名字:

侍中

词典发音:

shì zhōng

注音:

ㄕˋ ㄓㄨㄥ

词典解释

侍中[ shì zhōng ]

⒈  古代职官名。秦始置,两汉沿置,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出入宫廷,与闻朝政,逐渐变为亲信贵重之职。晋以后,曾相当于宰相。隋因避讳改称纳言,又称侍内。唐复称,为门下省长官,乃宰相之职。北宋犹存其名,南宋废。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职官名。 秦 始置,两 汉 沿置,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出入宫廷,与闻朝政,逐渐变为亲信贵重之职。 晋 以后,曾相当于宰相。 隋 因避讳改称纳言,又称侍内。 唐 复称,为门下省长官,乃宰相之职。 北宋 犹存其名, 南宋 废。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四》。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侍中、左右曹诸史、散骑、中常侍,皆加官……侍中、中常侍得入禁中。”
《新唐书·百官志一》:“唐 因 隋 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古官尊卑不一》:“秦 汉 侍中本丞相史,不过掌虎子、捧唾壶等事。而 晋 以后之侍中,乃宰相也。”

网络百科

侍中

  • 秦汉之时,侍中为少府属下宫官群中直接供皇帝指派的散职;西汉时又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文武大臣加上侍中之类名号可入禁中受事。西汉武帝以后,地位渐高,等级直超过侍郎。魏晋以后,侍中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唐宋该职得以沿置以至元。元以后废止。
  • 近音词、同音词
  • shì zhōng是中
  • shī zhōng诗钟
  • shì zhōng适中
  • shì zhǒng释种
  • shì zhòng示众
  • shí zhōng时钟
  • shì zhòng试种
  • shī zhōng失衷
  • shì zhōng侍中
  • shí zhòng食重
  • shí zhōng时中
  • shī zhòng失眾
  • shí zhòng十重
  • shì zhōng试中
  • shì zhòng恃众
  • shī zhōng詩鐘
  • shī zhōng失中
  • shì zhòng士众
  • shì zhōng室中
  • shì zhōng饰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