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钞

词典名字:

交钞

词典发音:

jiāo chāo

注音:

ㄐㄧㄠ ㄔㄠ

成语繁体:

交鈔

词典解释

交钞[ jiāo chāo ]

⒈  金元两代发行的纸币。金海陵王贞元二年(公元1154年)以国内铜少,仿宋交子成法,命户部尚书蔡松年主持印制,与铜钱并行。分大小两类,大钞有一贯、二贯、三贯、五贯、十贯五种;小钞有一百文、二百文、三百文、五百文、七百文五种。诸钞与钱并行,得听便支钱,或纳旧换新。朝廷设交钞库,管理印造、兑换事务。元太宗八年亦曾发行。世祖中统元年又发行“中统交钞”,使用较久。顺帝至正十年复发行“至正交钞”。参阅《金史·食货志三》。

引证解释

网络百科

交钞

  • 交钞简称“钞”。金朝与元朝的纸币名。金朝纸币的发行早于铜币。海陵王贞元二年 (1154年) 迁都燕京后,以国内铜少,仿北宋交子,发行交钞。金朝交钞有大钞、小钞两种。大钞面额有1贯、2贯、3贯、5贯、10贯5种。小钞有100文、200文、300文、500文、700文5种。以7年为限,期满换发新钞。旧钞换新钞,每贯收工墨费15文 (后经多次改变)。世宗大定二十九年 (1189年),取消7年厘革制度,交钞字昏方换。
  • 元朝建立后的“中统元宝交钞”是现存的最早由官方正式印刷发行的纸币实物。
  • 近音词、同音词
  • jiāo chāo交钞
  • jiāo chāo交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