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落

词典名字:

上落

词典发音:

shàng luò

注音:

ㄕㄤˋ ㄌㄨㄛˋ

词典解释

上落[ shàng luò ]

⒈  责难;数落。

⒉  指价格上涨和下跌所造成的差额。

⒊  泛指超出标准的差距。

⒋  上下。

引证解释

⒈  责难;数落。

《金瓶梅词话》第八六回:“几曾见咱家小大姐面儿来,万物也要个真实,你老人家就上落我起来。”
《醒世姻缘传》第五八回:“狄婆子 道:‘可不是真个怎么?我正待要上落你哩!’”
梁斌 《红旗谱》三二:“老驴头 坐在炕沿上,把两只手掌抠在怀里,合着眼,闭着嘴,什么也不说,干挨 春兰 上落。”

⒉  指价格上涨和下跌所造成的差额。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那捐的数目,也没有什么大上落,总不过一两元,或者三四元。”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这两天的行市,不过这样,至多一两角洋钱的上落。”

⒊  泛指超出标准的差距。

茅盾 《夏夜一点钟》:“这牌子的手表走得极准,半秒钟也不会上落的。”

⒋  上下。

鲁迅 《准风月谈·为翻译辩护》:“中国 人原是喜欢‘抢先’的人民,上落电车、买火车票、寄挂号信,都愿意一到便是第一个。”

网络百科

上落

  • 上落,读音为shàng luò,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责难;数落。
  • 近音词、同音词
  • shāng luò商洛
  • shàng luò上落
  • shāng luò商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