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字母

词典名字:

三十六字母

词典发音:

sān shí liù zì mǔ

注音:

ㄙㄢ ㄕˊ ㄌㄧㄨˋ ㄗˋ ㄇㄨˇ

词典解释

三十六字母[ sān shí liù zì mǔ ]

⒈  宋代汉语语音三十六个声母的代表字,初由唐末守温定为三十个字母,宋代等韵学家又增非、敷、奉、微、床、娘六母,合称“三十六字母”。

引证解释

⒈  宋 代汉语语音三十六个声母的代表字,初由 唐 末 守温 定为三十个字母, 宋 代等韵学家又增非、敷、奉、微、床、娘六母,合称“三十六字母”。

明 焦竑 《焦氏笔乘·三十六字母》:“司马温公 作《切韵指掌图》,以三十六字母,三百八十四声,别为二十图,极五音六律之变,分四声八转之异。递用则名音和,傍求则名类隔,同归一母则名双声同出一类则名叠韵,同韵而分两切者谓之凭切,同音而分两韵者谓之凭韵,韵无字则点窠以足之,谓之寄声,韵闕则引邻以寓之,谓之寄韵。”

网络百科

三十六字母

  • 三十六字母是宋朝韵图上用来代表中古汉语的声类的字母系统。字母即声母的代表字。旧传为唐末沙门守温所创的三十个声母代表字。宋朝无名氏将守温三十字母进行扩充,形成三十六字母。初步反映了唐宋时期的语音系统。人们可以通过这一套字母追溯上古的声母系统,也可以由此研究现下的方言语音以及用来说明语音发展的规律。这三十六个字母实际上是宋人根据唐末三十字母(见《守温韵学残卷》)增补而得,反映的是唐朝时候的中古音语音系统。
  • 近音词、同音词
  • sān shí liù zì mǔ三十六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