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商人四盏灯(一)

  成功商人四盏灯
  
  多少人在追问,商人成功的秘诀在哪里阿拉伯有一则神话《神灯》,讲到拥有神灯者即可拥有财富,可以心想事成。其实,现代商人企盼的神灯并非遥不可及,它就在商人自己手中,这就是信息之灯、勇气之灯、形象之灯、创新之灯。
  
  信息之灯:照亮你的"钱"程
  
  要做大生意就要从国家大事中找信息,国家的政治外交,甚至每一项新政策的妯台,都蕴含着赚钱的机遇。在中韩建交前夕,南方一精明的企业家看到中韩高层领导接触频繁,预计中韩两国建交在即,就在离韩国较近的胶东半岛购置大量地皮。中韩建交后,他通过转让土地使用权,着实大赚了一笔。前两年,我国关于环境保护问题的宣传,搞得有声有色,这是环境保护法出台的前奏,得此消息的人何止万千,但浙江一家乡镇企业的厂长却敏锐地意识到一个尚未开发和占领的市场——环保产品市场。他便及时调整该厂的产品结构,开发环保产品。其后,环保法在全国实施,当各地的厂家还坐在办公室里研究调整产品结构方案时,该厂早已开发出一体化净水机、自来水压力过滤器等新产品,从而在环保产品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在谈及企业与机遇的问题时,提出了独到的"眼睛论"。他曾把企业划为三大类:一类是一只眼睛的企业,观念尚处计划经济时期,眼睛只盯着政府;一类是两只眼睛的企业,一只眼睛盯用户,一只眼睛盯员工,以满足双方的需求,他认为这是市场经济法规相对完善的条件下比较普遍的现象;然而,海尔却拥有第三只眼睛,即盯住"机遇"。他说:"企业和人生一样,缺少的不是机遇,而是缺少发现机遇的眼睛。"生意人要想比别人抢先一步发现并利用有价值的信息,就必须拥有"第三只眼睛"。某汽车维修公司的李经理,1992年夏天偶然听到市外委一位工作人员说,有位美籍华人想投资,但不知做什么项目好。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李经理当晚就找到有关专家请教有市场前景的投资项目,并以最快速度草拟了计划书,第三天她胸有成竹地敲开外商所住的饭店房门,滔滔不绝地分析市场行情,终于打消了外商的疑虑,满心欢喜地把钱交给她经营。当初身无分文、如今已是年创利税三四百万元的中型公司老总李某回忆自己创业经历时,感慨地说:"捕捉商机的眼光比资本要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