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印关系发展的厉史性机遇(一)

论文关键词:中国印度 国家关系
  论文提要:中印两国友好交往源远流长,近年来两国关系的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从两国自身利益乃至构建和谐的国际环境需要出发,中印两国应成为面向稳定和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
  在中印两千多年的交往史上,曾经有过三个高潮:唐宋时期以佛教为主要介体的广泛文化交流;上个世纪上半期两国人民在民族解放斗争的患难之交以及上世纪50年代以两国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标志的友好合作。虽然上世纪60年代初的一场边界冲突曾使两国关系陷人了低潮,但是经过双方多年共同努力,两国关系逐步回暖。特别是近年来,两国高层访问连续不断,经贸、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合作发展迅速。在当前有利的国际、国内条件下,人们有理由对中印关系新高潮的到来充满期待和希望。
  一、“只有中印发展起来了,才能谈得上亚洲世纪”
进人21世纪,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和平与发展是当前国际形势中的主流,但是面临一系列严重的挑战,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战祸连结等传统安全因素依然存在,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环境污染、传染病等非传统安全因素也很突出,发展中国家饱受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秩序之苦。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印两国有必要也有可能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新时期的挑战,为构建和谐的国际环境作出贡献。
中印两国外交政策都是独立自主、追求世界和平稳定的。中印两国的外交实践表明,两国不仅在诸如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发展,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和合作、建立平等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等问题上持相似的立场,而且在反恐、核安全保障以及在一系列国际和地区事务方面有着类似的主张。中印两国有着广泛的共同的战略利益,这是双方开展合作的坚实政治基础:近年来,两国在联合国、多哈回合及其他国际组织、国际会议上相互支持和密切配合,就是有力的证明。
中印两国国情相似,都是文明古国,都是在二战后摆脱了西方列强的压迫,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中印都面临发展经济和改革经济结构的艰巨任务,两国在经济发展上相互促进,在经济改革方面相互借鉴。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以来,两国卓有成效的经济改革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印被视为世界上两个最有发展潜力的经济体。邓小平说过,只有中印发展起来了,才谈得上亚洲的世纪。事实证明,他的这番话是很有远见的,中印两国的经济发展对亚洲乃至世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目前,经济全球化风头正盛,这给中印经济带来了机遇,但也带来了挑战,金融风险加大,能源和资源紧缺,世界经济中不确定因素增多。在这一背景下,中印更应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应对这些挑战。这不仅有利于两国的经济发展,而且会进一步增进两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信任和友谊。
  二、中印关系的亮点
  近年来,中印关系取得了重大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两国高层互访不断。1988拉吉夫总理访华揭开了中印关系逐步走出低潮的序幕。接着,1991年李鹏总理访印,1994年拉奥总理访华,1996年江泽民主席访印,2002年朱铭基总理访印,印度总统纳拉亚南访华。2003年,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华。通过这些高层访问,签署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协定和文件,加深了双方的相互信任和了解,有力地促进了双边关系的全面发展。
在中印近年来签署的协议和文件中,1998年拉奥总理访华时签署的《关于保持边境实控线地区和平与安宁的协定》,1996年江泽民主席访印时签署的《关于边境实控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协定》,以及2003年瓦杰帕伊总理访华时签署的《中印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宣言》,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前两个关于边境地区的协定,不仅维护了边境的和平和安宁,增进了相互信任,而且为进一步解决边界问题创造了良好的气氛。《宣言》则是两国增进信任和了解的产物,体现了两国互不构成威胁、共同点远远大于分歧点的根本共识,规范了两国进一步发展关系的准则,对于中印合作全面开展意义重大。此外,在两国领导人的推动下,两国间还建立了一些促进关系发展的重要机制,如两国边界联合工作小组、两国边界问题特别代表定期会晤,两国战略对话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