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管理及制度的完善

一、货币资金的概念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具体规范 ——— 货币资金》,货币资金是指单位所拥有的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根据货币资金的收支使用范围,从企业资金安全角度分析,还应包括与货币资金相关的收支业务及其相关票据、印鉴的管理。

二、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环境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是对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有重大影响因素的统称,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货币资金内部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员工的诚信度、道德观和能力,董事会的重视程度和提供的指导。第一,员工的诚信度、道德观和能力。在内部控制各个环节,单位内部的各个岗位都处于相互牵制和制约之中,如果员工的诚信度不高,能力不够,在工作中出现疏忽大意,均可以导致某项控制失效。因此,员工的职业道德培训尤为重要,要使员工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揭露问题,使出现的问题不致失控。第二,组织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管理层是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环境中的决定性因素,特别在推行企业领导个人负责制的情况下,管理决策者的领导风格、管理方式、知识水平、法律意识、道德观念都直接影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执行的效果。管理层可以通过职责分工、授权批准等加强货币资金的监督。第三,董事会的重视程度和提供的指导。主要体现在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反舞弊机制的建立上。内部审计是单位的自我评价,内部审计可协助管理者或单位领导监督控制措施和程序的有效性,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漏洞和薄弱环节。从以上对货币资金内部管理存在的漏洞和内部控制环境的分析,货币资金的控制要点是现金收支业务和银行存款收支业务的管理。大多数现金和银行存款内部控制出现问题的单位主要是没有注重岗位分工和建立完善的授权批准制度,从而导致货币管理出现问题。

三、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及时识别、科学分析和评价影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采取应对策略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企业货币资金开支的合理、合法和货币资金回收的安全可靠,防止贪污舞弊行为,保证资产的安全,保证会计资料的正确,满足生产和经营的需要,提高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控制措施控制措施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结合风险应对策略所采取的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得以实现的方法和手段,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方式。货币资金控制措施主要包括职责分工控制、授权控制、现金和银行存款控制、票据及有关印章控制等。

五、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与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并使这些信息以适当的方式在企业有关层级之间进行及时传递、有效沟通和正确应用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

六、监督检查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监督检查,是指企业对其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与评估,并做出相应处理的过程。企业结合内部控制监督检查工作,定期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与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估。评估报告应当全面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总体情况。根据风险评估及监督检查,企业应从以下几方面不断完善和健全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第一,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健全内部审计机构、加强内部审计监督是营造守法、公平、正直的内部环境的重要保证。企业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在企业内部形成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的良好氛围。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保证内部审计机构具有相应的独立性,并配备与履行内部审计职能相适应的人员和工作条件。未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企业,由董事会授权或者企业章程规定的有关机构承担上述职责。第二,建立反舞弊机制。有效的反舞弊机制,是企业防范、发现和处理舞弊行为、优化内部环境的重要制度安排。

企业要建立健全反舞弊机制,明确有关部门在反舞弊工作中的职责权限和协调机制,规范反舞弊调查处理程建立情况通报制度,及时防范因舞弊而导致内部控制措施失效、影响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风险。第三,建立健全制度。建立和完善货币资金会计控制制度。要建立和完善适合各单位特点的、切实可行的会计内控制度,避免会计内控制度与实际应用相脱节。在执行过程中,应针对易发生问题和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重点从以下方面有效防范差错及舞弊行为,保护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率:明确岗位职责权限,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建立有效的财务稽核对证制度;实行岗位轮换制;加强会计电算化操作控制。第四,加强会计人员素质教育。加强对各单位财会人员的素质教育,注重财会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只有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使之正确行使国家赋予的职权,才能抓好各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工作,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