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建筑防火安全性能思考(一)

摘要:建筑防火安全性能是评价一座建筑等级高低的一项重要的指标,也是人们对其所使用的建筑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建筑防火安全性能同众多因素相关联,本文从建筑消防法规和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提高建筑防火安全性能的一些对策考虑。

关键词:防火安全;对策

建筑防火安全性能是评价一座建筑等级高低的一项重要的指标,也是人们对其所使用的建筑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建筑防火安全历来得到人们的重视,它同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紧密联系在一起,“水火无情”,这体现了人们对火所造成灾害的深刻认识。近年来,随着火灾工程学的进步,人们对于火灾行为及建筑防火安全性能均有了进一步认识,同时大型化,高层化、型式多样化的建筑不断涌现。尽管人们对建筑的安全性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在建筑火灾安全上的投入也越来越大,但火灾却从来没有中断过。如何在现有的技术经济条件下,提高建筑的综合防火安全性能,这是摆在建筑工作者、消防工作者以及广大建筑使用者和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建筑防火安全性能目标及影响因素

建筑的防火安全性能是以保护人的生命与财产为目标,体现一座建筑对人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保护的性能。建筑防火安全性能是一个综合的系统体现,它同众多因素相关联,建筑构造、建筑布局、建筑材料,使用者情况以及消防安全设施、设备情况等综合因素决定了建筑防火安全性能的好坏。建筑的防火安全性能可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

1、防止火灾延烧、火灾蔓延扩大性能。

防止火灾延烧、火灾蔓延扩大性能,即防止建筑物外部火灾向其扩散,以及建筑内部火灾发生时,抑制火灾向其它建筑或部位蔓延扩大的性能。

它主要同以下因素相关联:建筑内可燃物的种类与数量;建筑布局及防火分隔情况;建筑消防设备的设置,包括灭火设备、探测器以及警报设备等。建筑的防火分隔设施包括建筑的构造体、防火门、防火卷帘等,灭火设备包括灭火器、消火栓系统,自动灭火系统等,其中建筑构造体是防止火在蔓延扩大的根本措施,而自动喷水灭火设备是防止火灾蔓延扩大的一项积极有效的措施。

2、疏散安全性能。

疏散安全性能是体现建筑在火灾情况下保证建筑中的所有人员可安全疏散至安全场所的能力。它包括安全区划及疏散设施二个部分,安全区划的目的是确保建筑物所有人员能安全逃离至安全区域,避难设施是确保建筑中所有人员在火灾发生时,从建筑物任何一点到安全场所(地面或避难间)之间的路径保持畅通。

建筑疏散安全性能的影响因素包括:建筑的构造,建筑人员的类型、数量,对建筑的认知情况,火源情况,建筑消防设备的设置情况,包括感知器性能、报警设备性能、指示诱导灯性能、避难器具性能、排烟设备性能等。

3、消防活动支援性能。

建筑消防活动支援性能也即消防人员实施消防救援活动性能。它同建筑构造、建筑内设置的消防活动必要的设施、设备性能,消防通道,火灾与建筑类型等因素密切相关,同时也同当地的消防队的灭火救援装备与能力相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