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工具理性与实用主义之辨(一)

【论文关键词】工具理性中国实际实用主义
  【论文摘要】工具理性作为人类理性的重要内容,是指人们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对实现目的、理想而起着重要作用的手段、工具、途径以及具体方法等格外重视的思维方式和态度。它具有精确性和系统化、功利性和追求效益的最大化、现实性和实用性、独立性与进取性、法制化和标准化等特点。实用主义产生于l9世纪70年代的美国,其中心范畴是“效益”、“效用”,它崇尚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工具理性与实用主义虽然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却是有本质区别的。分清二者的不同,对于纠正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错误的思想认识意义重大。
  随着我国与西方现代化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西方现代化国家的各种思想观点也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我国学术界乃至其他各个领域。这种影响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在学习借鉴西方各种思想理论的过程中,必须明确一些基本的界限、差别,不能想当然地加以混淆。这对于我们推进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本文就我们现实中经常混淆的工具理性和实用主义两个概念做一简单分析。
  工具理性一词源于M.韦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分析。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是一个不断理性化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不断工具理性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由两个方面组成的:一个方面是“文化的理性化”,即人们现代理性意识的出现和提高(不再由不可测知的神秘力量来理解、来支配世界,而由技术、理性的方法来理解、来支配世界的意识就是现代理性意识);另一个方面是“社会的理性化”,即人们的理性意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在人们具体的实践活动中,通过对外在世界进行理性的、技术的组织和控制,使社会生活逐渐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韦伯将这种促成资本主义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精神称之为“合乎目的的理性”或“形式理性”。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霍克海默和阿尔多诺,则将这种对人们的思维和行动的手段、工具、方法和途径的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和法制化倍加重视的思维方式,称为“工具理性”。
  工具理性对人类控制和协调客观世界的自信,使人类不断探索和创造更高级的工具、方法、手段,不断推进科学技术教育的发展。人们也在不断满足各种需求的同时,越来越相信科学和技术是解决世界上一切问题的钥匙,科技成为越来越有效的手段、工具被人们推崇。
  工具理性作为人类理性的重要内容,是指人们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对实现目的、理想而起着重要作用的手段、工具、途径以及具体方法等格外重视的思维方式和态度。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产生的工具理性行为则往往根据可预测的技术性方式和可以带来的现实利益作为对目标进行选择的标准,同时致力于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和最佳方式。作为人类理性的基本形式,工具理性从其实质上讲属于精神领域,是人的素质能力的重要内容。工具理性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精确性和系统化。工具理性强调严密的逻辑联系,十分注重理论的严谨和系统。尤其崇尚数学的严谨、精确,认为,一切经过数字化的事物都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已知的,而未经数字化的东西则是无法把握、无法认识的。它要求人们对外界对象要准确、定量地认识和把握,并对对象的特征及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做出精确的理论说明。反对模棱两可或简单的经验式的描述。(2)功利性和追求效益的最大化。著名经济学家贝尔在其《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中指出,工具理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强调功能关系和数量。它的行动标准是效率和最佳标准”。因此,在现实中,工具理性排斥任何形式的非理性或者打着所谓“理性”而实际上脱离实际的追求。为了使功用或效益达到最大,工具理性行为总是努力权衡利弊,合理地设计行动目标,选择最佳途径和最佳手段,以尽量少的投入求得尽量多的产出。因此,工具理性始终以经济为取向,采用严格的簿记方式,注重经济核算,追求实际的成效和利益,强调保障个人正当利益的重要性,注重经济的积累与发展。(3)现实性和实用性。工具理性始终坚持以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作为人们行动的指导。他虽然推崇科学理性,但也并非将理性与实际经验割裂开来,而是将理性建筑在客观实际的基础上。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坚持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现实主义态度。(4)独立性与进取性。工具理性推崇自由与独立,它从实际出发,不迷信、不盲从任何权威。为了实现个人利益,它提倡竞争和冒险。但是,工具理性在提倡独立、竞争的同时,又十分注重人们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要求人们讲究信用,节制有度。(5)法制化和标准化。建立在对世界精确、系统认识基础上的工具理性十分注重法律的权威和尊严,认为社会运作主要应该依靠法律制度来规范和调节。因为法律的确立和运作是严谨的、可靠的。尽管法律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但是,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一旦形成就具有了相对独立性,它会在一定程度上(而且这种程度会逐步增强)反映人民的整体意志,并且在法律的适用上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任何人都不能超越法律之上不受法律制约。
  作为具有上述特征的工具理性,在现实中通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理论的求真务实、社会生活的制度规范以及人们处理问题时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体现出来。尤其要强调指出的是,严肃认真的社会科学同样具备工具理性的特征,有人以工具理性的精确性特征来否认社会科学应具备的工具理性特点,这是站不住脚的。人类社会虽然与自然界不同,但也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有着内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任何以社会和人为研究对象的学问都不可能为所欲为,都必须尊重社会和人的规律,尽量实际准确地反映对象的本质和特征,否则就是空想。马克思主义理论经久不衰的生命力正是在于它始终以事实为依据,以实践为检验真理性认识的标准,通过概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它坚持按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坚决排斥主观臆测。
  工具理性是西方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发达国家的主流价值观。在这些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工具理性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随着西方社会进入后现代化阶段,出现了反理性主义思潮,工具理性在西方开始被批判和抵制。同时,反理性主义思潮也传人中国,对我国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国也有为数不少的学者赞成西方学者的观点,对工具理性持否定态度:“如果说,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主要敌人是宗教蒙昧主义,是教会独断的‘神’对人的奴役和宰割的话,那么,在20世纪,在今天。人文精神萎缩的主要根源则在于人的‘物化’,在于技术社会中失去了价值导引的‘工具理性’的过度膨胀,或者说,在于‘理性的暴虐’对人的奴役。”‘这种人定胜天的工具理性观念经过西方社会300年来自发的现代化进程,以及非西方社会采取西方社会现代化价值而追求现代化的过程,目前已经显露出它内在的反生产性、破坏性和盲目性,最具体的表征就是一天比一天严重的全球生态危机的出现,这不但逐步破坏人类生活的自然基础,而且也在拆毁人类生活的各种制度、结构以及价值观念。
  的确,工具理性有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由于工具理性思考问题的前提是主客体的分离,面对客体,主体往往注重的是其普遍的本质、规律或特征,在认识和把握客体对象本质规律的基础上做出精确、合理的表述,从而制定我们行为的规范、准则。依据这些规范、准则运行的社会比起没有或缺乏规则的社会而言,具有高效、简洁的优势。但与此同时,对客体一般的注重很容易忽略事物或人个性方面的多样化,在社会生活方面,很容易因忽略主体存在的实际差别而造成社会矛盾。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不是可以简单地用精确、客观的科学知识涵盖其中的。人类社会尤其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多变性的确需要我们经常运用非理性的灵活的感情形式来处理。因此,如果不能在提倡和发展工具理性的同时加强价值理性,不断优化人们的价值追求,同时积极促进和改善各种规章制度,那么,社会发展就会陷入单调、刻板甚至畸形。最早使用“工具理性”一词的法兰克福学派也基本上是在批判和否定的意义上对待工具理性的,西方许多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发达国家,目前正在掀起的反工具理性蔓延的思潮就是对这种做法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