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型贷款是破解海南省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一)

摘要:中小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工业产值和就业等方面的贡献率都很高,但是海南省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仍然比较明显。本文从国内外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相关理论出发,分析了海南省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海南省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是实施关系型贷款,并就实施方案和关系型贷款的退出机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关系型贷款

  
  一、关系型贷款的内涵及基本理论
  
  关系型贷款是指银行通过和借款企业长期多种渠道的接触,积累了大量和企业及企业业主相关的私有信息,并主要依据这些私有信息而发放的贷款。银行发放关系型贷款的主要决策依据是其积累的关于借款企业及其业主的私有信息,而不是企业能否提供足额的抵押担保或者合格的财务报表信息。这些私有信息通常是反映企业特殊风险的“软信息”,如企业业主的品行和企业的行为、信誉等,是无法通过公开市场渠道获得,而主要通过银行信贷员与企业业主之间的多种渠道的接触或通过银行为企业提供的多种服务获得,也有部分软信息是通过银行信贷员对企业所在社区和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如供货商、客户、雇员等)的走访获得。贷方和借方之间长期的接触有助于贷方收集关于借方发展前景和贷款偿还概率等方面的信息,进而就为作出贷款决策提供了便利。关系型贷款的主要目的是建立长期的银企关系,消除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企业与金融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有利于利率成本的降低,伴随着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的长期合作,软信息成为关系银行的特有优势,这些信息有利于银行确定贷款利率和进行事后监督,解决信贷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关系型融资是20世纪90年代引起经济学和企业管理实践重视的理论。在国外,Petersen和Rajan(1994)利用由美联储和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联合发起、资助的关于小企业贷款状况的三次调查(即“全国小企业融资调查”)的相关数据研究发现,对小企业来说,与某一金融机构存在紧密关系将增进其融资的可得性,并且这也能轻微地降低其借款成本。他们还发现,在越是集中性的信贷市场中,贷款人就越倾向于对借款人提供更多的贷款,且利率也较低,其原因在于借款人所处的信贷市场越具有集中性的特点,贷款人就越能保证与借款人的关系得以持久化Ⅲ。在关系型融资中,银行追求的是长期效益的最大化,而不是短期效应。
  
  二、海南省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一)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不足
  从海南省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情况来看,偏重于大企业的现象非常突出。2007年末,全省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余额441.85亿元,占全省贷款总额的36.0%;2007年全年,全省中小企业贷款发生额79.3亿元,占全部贷款累计发生额的37.4%。从乡镇企业来看,乡镇企业贷款额占总贷款余额比重不高,并且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在2005年达到最低,后虽有所好转,但是比例仍然不到1%。尤其自金融危机以来,中小企业授信户数和贷款余额都不容乐观,在2008年12月31号统计的小企业授信情况,户数同比减少5790户,贷款余额同比减少224621万元。
  (二)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
  虽然中小企业可通过股票、债券、集资以及民间借贷等方式融资,但限制较多,海南省中小企业直接融资非常困难,主要资金来源仍是银行贷款。2004年5月。我国专门设立面向中小企业提供直接上市融资平台的深圳中小企业板块。然而迄今为止。海南尚没有一家企业进入。2005年海南省城市调查总队对海南省300家中小企业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72.7%的企业存在资金缺口,其中只有33.7%的企业能够通过各种渠道取得融资,还有39.0%的企业无法取得资金来源。在融资渠道上,66%的企业首先选取银行借款的方式,仅有0.3%的企业通过公开发行股票、债券、票据等金融工具在金融市场上融资。
  (三)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数量较少
  中小商业银行只有光大银行和深发展银行,2006年光大银行和深发展银行的分支机构数分别只有1家和4家,2007年这两家股份制银行的分支机构数分别只有6家和4家。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商业化过程中,不断上收机构。基层机构网点基本退出了县乡和社区。而且在乡镇企业起重要作用的农村信用社数量也从2000年以来不断锐减。小额贷款公司数量欠缺。只有琼海农信社格莱珉项目和琼中县等几个小额贷款项目。由于金融业整合所导致的银行贷款决策层次普遍上移,基于硬信息和抵押品的市场交易型贷款成为银行对企业贷款的主流。加上信用担保体系尚未建成。导致的结果就是信贷资金向大企业和大项目集中,中小企业贷款面临严重困难。
  (四)中小企业外部审计不足,导致资信等级低
  尽管《海南省征信和信用评估管理暂行规定》早在2005年末就已出台,但是很多中小企业并没有参加信用评估。一方面,缘于企业缺乏信用评级意识,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认为企业经营情况属于个人隐私;另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公布信息要经历与大公司一样的程序。单位审计成本较高。导致中小企业资信等级低,提高了银行贷款交易成本,使得很多企业被银行放弃贷款。
  (五)中小企业缺乏可用于抵押担保的财产,难以取得贷款支持
  处于发展和创业中的中小企业通常不具备较大的资产规模,也不具备良好的历史经营业绩记录和银行认可的担保和抵押,在资信评级中一般不能获得较高的资信等级。目前以企业财务报表真实性为前提的道德信用尚未建立,中小企业很难满足银行的资产规模、财务状况和信用记录等要求。银行为了贷款安全,只好减少信用贷款的比例,增加抵押和担保贷款的比重,但是中小企业普遍具有经营规模小、固定资产少、房产等抵押物不足的特点。提供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实物用于贷款抵押难度较大,使得中小企业很多只能通过非正规金融或朋友借款来获得资金。
  
  三、运用关系型贷款解决海南省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优势
  
  (一)关系型贷款有助于提高中小企业贷款的可得性
  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时,相对于交易型贷款来说,关系型贷款拥有先天的信息优势。关系型贷款领域主要集中在特定区域,通过长期的合作关系,关系型银行对本地区的中小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逐渐熟悉,可以拥有其他金融机构所不具有或只能通过高成本才拥有的信息,例如借款人的人品、信誉、性格特征、家庭构成、家族历史、市场、产品、生活开销以及企业的有关决策和许多重要的、不公开的软信息等,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替代财务数据等硬信息,有利于降低中小企业缺少合格财务信息和实物抵押而受到的融资约束。凭借与当地企业和社区之间长期密切联系所积累的相关信息对信息不透明的中小企业发放关系型贷款,可以有效地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的问题。
  (二)软信息更有助于商业银行迅速决策
  关系型贷款不像交易型贷款那样依赖易获取、易量化、易验证的“硬信息”(如企业的资产抵押品、企业的财务报表信息等),他们在发放贷款上有更大的灵活性,给予财务比率的权重较小,更注重通过获取“软信息”来印证客户财务指标,达到“客户信息充分披露”的目的。而获取软信息的具体执行者就是银行的客户区域经理人。作为土生土长的银行客户区域经理人队伍来说,他们可以利用地缘、人缘优势来开展信贷工作,便于充分了解一个企业业主的道德品质、资本积累、经营状况等“软信息”。基层支行可以不专设审查岗,审查程序由信贷员和区域经理在调查和审批决策中完成,以减少流程环节,提高效率;没有繁复的客户等级评定及评估程序,区域经理可直接进行再调查:审批权限直接授予个人,实行区域经理负责制。关系型贷款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区域经理和信贷员对企业的专有信息与贷款决策权的匹配,决策可以快速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