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把自己吹熄,以免燃尽――谈谈民族主义(一)

本文的题目来自尼采的一句话:“我要把自己吹熄,以免燃尽”。这是一句很有智慧的话。如果怕被吹熄,就把自己燃尽了,这显然不好。借着这句话,正好可以谈谈民族主义。

  我一直觉得对于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如果没有一个全面的陈述而被别人断章取义,是一件让人很不开心的事。既然要讨论民族主义的问题,就要先厘清民族主义到底是什么。怎样定义民族主义呢?我觉得民族主义是一个由政治、意识形态、心理上的故土观念等因素构成的综合体,它常常是跟本民族的宗教信仰和神话传说以及文化传统联系在一起的。简单的说,我不否定民族主义,但我认为挂在很多人嘴边的“民族主义”其实骨子里是一种“伪民族主义”或者“狭隘的民族主义”。本文所讨论的正是这样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

??在民族主义逐渐占据众多人头脑的时候,反思自己的民族,反思自己的国家,是非常重要的。指责别人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先从自己开刀?曾经带着这样的想法,我开始了反思和阅读,愈是深入地阅读和思考,愈是对自己曾经的狂热的民族主义情绪冒冷汗。下面就几个我所关注的问题,谈一下想法:

  一、民族主义与戾气

  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在这100年里,受了很多外民族的欺负。百年悲情,无从排解。这种民族主义的悲情该导向何方?是谦虚地向列强学习,还是用“将一切凌辱过我们的都打碎”的豪迈,生活在自己编造的大中华的迷梦里?

  走出迷梦,就一定要对“我们的民族”和“我们的时代”做出准确的把握和洞悉。这个时候,我们必须勇于拿出手术刀和透镜,只有敢于直面这一团血肉模糊、糜烂斑斑的脏器,才有可能期许一个健康的未来。实际上,这是一个“当今世上欲望最多道德最少”(王力雄语)的民族,并且是一个“科技和文化全面落后”的民族;这样一个充满着戾气的民族正处在这样一个大转变时代:它的政权正在由非理性向趋于理性过渡。

  在这样一个大转变的时代里,这个民族所面对的是一个商业社会。除了利益以外,我们并没有多少非功利的支撑点。我们必须要建立一个宪政的秩序,才有可能抚平今天中国社会当中根深蒂固的戾气,让这个当今世界上“欲望最多道德最少”的民族沉静下来,开始心平气和的挣钱。一旦中国人从“欲望多道德少”的状态中安静下来,大家都去平心静气地赚钞票的时候,加上华人特有的勤劳和质朴,我们才有可能达到那个自由民主富强的目标。(一个旁证是,在华人世界中,港澳台以及新加坡,或者还可以勉强加上沪京粤,凡是“开阜”和“西化”较早并且比较彻底的地方,凡是工业文明比较发达的地方,它的民众素质均要稍高于其他地方。)

  民族心理病要用什么去治疗?我想药方可以开得多种多样。但民族主义却是一付毒火攻心的猛药,这付药不会给民族带来心平气和,只会带来虚火中烧,然后毒火攻心。

  而要实现自由民主和富强,没有别的路,只有真正溶入当今世界的经济和政治主流,在国内实现真正的民主和宪政,这才是符合全民族福祉的道路。我们国家加入了WTO,这就是一个不错的开端,但以后考验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