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企业建立企业联盟的必要性(一)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竞争的加剧,各个企业不得不调整战略经营策略,由对抗竞争转向联合竞争。从联盟的形成和联盟的功能入手,分析联盟在当前企业生存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即实现资源共享、共担成本和风险、形成优势互补。对河南企业当前的经营状况与其他地区联盟企业经营状况的情况对比,得出河南企业目前的处境,并从时代背景、企业内在发展的需求、企业外部的竞争压力与外部企业联盟的影响三个方面,说明河南企业建立企业联盟的必要性。

  关键词:企业联盟;河南企业;经营方式

  经济的发展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各个企业认识到仅靠单个企业的力量进行发展壮大并永续下去不过是个美丽的梦想,资源的短缺、产品的生产成本、市场的投放方式及市场运营的成本、更新和创新的成本与风险等各方面,无论是哪里遇到问题都会使梦想破灭。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是所有企业都必须面对的,联盟的出现使很多企业看到了前进的方向,也使很多企业明白了调整和选择的方向。
  
  一、企业联盟的形成和一般概念
  
  20世纪以来,经济的全球化呈越来越强之势,国际化程度迅速提高,分工不断深化,科技迅猛发展使得各个企业在探索的过程中,为了趋利避害,不得不调整战略方向,由敌对竞争转向合作竞争,其中,企业战略联盟成为合作竞争的主要形式。企业联盟的迅猛发展说明了企业日渐明白:长期势均力敌竞争的结果必将使各方都面临财力和智力枯竭的境地(我国20世纪90年代的彩电价格战就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完全损人利己的竞争时代已经结束,企业之间的联合联盟是各个企业必然面临的选择。
  迈克尔.波特(M.E.Porter)在他的《竞争优势》中说明:联盟是企业之间进行长期合作,它超越了正常的市场交易但又未达到合并的程度,也表明联盟无须扩大企业规模而可以扩展企业市场边界[1]。史占中在实践和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外学者的多种观点的综合,认为企业战略联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和成本共担、优势互补等特定目标,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同时通过股权参与或契约联结的方式建立较为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并在某个领域采取协作行动,从而取得“双赢”效果[2]。
  
  二、企业联盟的作用和诱因
  
  1.资源共享
  众所周知,任何企业都是资源的综合体,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即使同一资源在不同的企业中也会具有较强的异质性,因此,企业想依靠资源优势而拥有较长的竞争优势是难以实现的。任何企业不可能完全拥有所需要的一切资源,而企业持续竞争的优势最终取决于企业内外资源的融合能力。联盟使得企业超越自身边界,从内部扩展到外部,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源的配置,促进资源配置的合理化,通过实现资源共享带来资源的节约,从而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2.降低成本共担风险
  诺斯曾通过分析市场交易费用的大小,得出这样的结论:经济活动中用于交易的费用不仅在数量上非常可观,而且还在增加。联盟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市场交易费用。
  因为以股权参与方式建立的企业联盟可以通过一定的组织协调较好地克服企业之间的市场交易费用,从而降低组织成本。而以契约方式建立的企业联盟在长期的合作交易中通过信息的积累不仅节约企业搜集信息的费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起到了防止道德风险的作用。联盟的建立节约了资源,降低了交易成本,使得联盟中的各企业由于成本和风险共担而出现了每个企业的组织成本和经营风险都有所下降,增加了企业成长发展壮大的可能性。
  
  3.优势互补
  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企业的竞争优势的竞争,是企业核心能力的竞争。不同的企业的竞争优势也不尽相同,为了达到双赢的效果,需要企业之间展开合作竞争,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因而企业战略的意义在于通过形成一种合作伙伴关系获取竞争优势。联盟不仅使企业在价值链中实现经济增殖,还可能有在核心专长和其他方面由于优势的互补或叠加而产生经济的放大效应,也就是我们所说的“1+1>2”。企业联盟改变了传统的木桶短板理论形成新的木桶长板理论,每个企业都将本企业的长板贡献出来通过联盟提高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4.其他因素
  建立企业联盟除了具有以上的功能外,还有联盟可以使企业促进创新、避免过度竞争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联盟建立的方式也比较容易实现,这些因素都可能成为导致企业联盟建立的诱因。
  
  二、河南省与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经营方式的对比
  
  1.河南企业经营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市场化的程度也在不断深化,市场方式也由生产市场转向消费市场,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特别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外跨国公司的不断涌入更加剧了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而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继承下来的我国企业具有“小而全”、“大而全”、“各自为政”的传统,要密切其与其他企业的合作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河南省作为中国的中部省份,河南的企业与其他沿海地区的企业相比具有典型中国传统企业的特性。受政府和政策的影响较大,规模以上的大企业与省重点企业控股和参股的比重很大,政府参与和干预企业经营决策较多,企业并没有完全的市场化,有的时候还不得不依靠政府的一些保护性的政策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民营中小企业却得不到政府应有的重视,融资困难一直是困扰河南民营企业的老大难问题。国有银行为国民经济服务的观念一时间得不到根本的改观,行政性的门槛也将民营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融资的手拒之门外;民间借贷的融资方式得不到应有的保障;民营企业自身对资金的需求分散、数量少,又不像国有企业那样成立时间较长、具有信用记录和公众形象,这些都会成为河南民营企业得不到资金支持的制约因素。管理的不科学和人力资源的缺乏也是阻碍河南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因素。大企业盲目求大而扩大规模,造成资源的浪费,小企业也因得不到外界的援助不得不面面俱到,其结果只能是出现资源利用率不高、技术落后、成本较高、盈利能力差、企业竞争力不强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