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形势下区域性政产学研合作工作重点、运行机制、合作模式(一)

论文关键词:政产学研 合作模式 区域经济发展 策略研究
  论文摘要:建立政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是时代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其实质,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整合和发挥好一定区域内政府、企业、教育、科研等诸多方面密切合作才能形成的整体优势,使整个区域型社会经济有效、高速、和谐、持续的发展。这种新模式,运用的是各个方面的整体力量,强调的是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的合作与共赢,追求的是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现实3’-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有机结合。
  产学研合作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1951年由斯坦福大学副校长特曼(FrederickTerman)倡导建立的斯坦福科学园,是大学的智力和工业界的财力结合起来的产物,可以说是最早建立的产学研基地。我国产学研合作从2O世纪8O年代开始试点,而真正在全国范围内推进产学研合作则始于1992年国家经贸委、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共同组织实施的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政产学研合作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最近十几年在过去产学研合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参与方面更多、联系更为紧密、效果也更好的一种新形式。它是指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在科学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发以及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分工协作、互动循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共同促进科技创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从我国的具体情况看,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了政产学研必须密切合作。我们这里讲的区域具体指中国的行政区划(以下同)。中国的行政区划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历史性和多样性。首先,区域经济的独立性要求区域内的政产学研必须合作,因为这个行政区域是在其内的政产学研各方生存发展的共同的基本条件,是相对于其他区域的一个独立单位。其次,区域社会的历史性要求政产学研合作,这种历史性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是一种厚重的文化沉淀,能够形成一种很大的凝聚力,也是区域政产学研合作的思想文化层面的纽带。再次,区域社会经济的多样性要求政产学研合作。在我国地区市所在区域一般都有政产学研单位。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生产的扩大,分工的深化,各经济实体之间协作联系的紧密度越来越强,更需要相关机构之问的紧密合作。
 一个区域内的政产学研各个方面,既是这个区域组成的实体单位,又是促进这个区域发展的动力和支撑单位,区域和这些单位之间是一种共存、共生关系。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好了,能够对这些单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反过来,这些单位都发展好了,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又是一个很好的促进。
 1立足发展,把握政产学研合作的重点
  一是强化科学规划引导。事业成功,规划引领。只有规划之好,才有产业之新、结构之优、力量之强。要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和本区域的实际情况,搞好区域规划发展。这是中国经济发展走资源节约型道路的必由之路,有助于打破目前地方政府所存在的“诸侯经济”分裂现象,最大限度集中资源,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打造强势产业,从而达到区域共同进步、建设和谐社会的理想模式。在这个前提下,各区域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可能的话,从国家和区域应设立专门的政产学研合作计划。不少国家都设立了专门针对产学研合作的计划,对促进产学研的互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我国现行国家科技计划虽然可以支持产学研联合申报的项目,但很难满足不同层次产学研合作的需要,原因是现行国家科技计划体系的定位决定了它必须强调国家目标,偏重于技术导向。
  设立产学研合作专项计划的目的在于弥补现行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在支持产学研合作方面存在的不足。产学研合作专项计划应突出市场导向,面向企业需求,以开发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为目标,重点支持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结成研发联盟申报的科技项目;同时,根据科技项目的不同特点和企业实力,要求企业承担一定的合作研发经费。
  二是重视创新,推动转型。政产学研合作要顺应国际上新的发展趋势,大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与服务业联动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方向优化升级。通过创新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是增强区域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关键之举,无论是政府还是各行各业,都要以强烈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走出一条新路子。
  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立足地区资源,依靠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建立系列化、集约化、区域化的产业格局。要把观念创新作为实现转型的动力,要用观念创新带动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再用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促进经济转型。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进转型的重要途径,吸引包括国内投资和国外投资在内的域外和境外投资是实现区域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一条重要途径。对于区域内的招商引资项目、.科技开发项目、基地建设项目等关系区域经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都要强化创新,引优育强,注重提升日后的竞争力,积极推动结构转型,确保区域产品结构、社会功能、服务管理能够跨越发展。要坚持以全新的发展眼光、创新的发展思路,积极引进与区域功能相匹配、与产业导向相吻合的新项目、大项目、强项目,以形成和发挥龙头型、基地型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水平,促进区域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三是善于特色,集聚合力。区域社会经济应当是有自己特色的,而且是要不断创新作为区域社会经济标志的特色的。做个比喻:作为省级区域,山东应该有山东的特色,广东应该有广东的特色,你想让他没有自己的特色都是不可能的;同理,都是国家的直辖市,北京必须有北京的特色,上海必须有上海的特色。广言之,特色是区域性社会经济长期发展的结果,又是现实发展的基础,还是今后发展的重要元素之一。强调政产学研一体化,并不是共同化,这是只在组织总体目标上要一体化,但是在具体努力上不仅要打造区域社会经济特色,还要不断保持和创造政产学研自己的特色。因此,强化区域建设特色和形成区域政产学研合作特色,才能产生集聚新的投资者、新兴产业、新的项目进入的吸引力。深圳、上海浦东的发展,都是有利的佐证。在善于特色、集聚合力方面,政府支持与引导是不可缺少的。政府通过设立科技开发基金的方式来提供有关项目的启动资金,资助对象主要是一些高风险、高投入,并且符合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及产业结构合理化要求的、公益型或尖端科研型项目;同时类似美国硅谷模式,即科技园区创新模式也是行之有效的,依托大学雄厚的科研力量和人才优势,创建科技园区,实现“基础研究一应用研究一产品开发一产业化”的链式全程研究开发应用。
  四是完善人才引育机制。人才是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
  政产学研合作要十分重视人才流动,尤其是高端人才,并注重培育使用各种人才,逐步形成和完善人才引进、流动、使用、培养机制。首先,我们围绕建设政产学研合作的要求,重视区域育才机构完善。除建设好本区域的人才培育机构外,还要积极引进区域外的人才培育机构入驻。特别是一些高校、科研单位比较少或种类比较单一的区域,善于吸引人才培养机构入驻,是实现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无锡7+1模式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无锡”这个名字,似乎预示了无锡是个缺乏资源的城市,无锡的自主创新的确面临科教和人才资源相对薄弱的弱势,但是无锡人从来是善于巧用各种资源的。他们创造的“7+1”模式,即和北大、清华等7所高校以及中国科学院结成产学研关系,成为无锡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力量和主要特色。此外,无锡焊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稀土永磁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与“7+1”院校共建的工程中心也相继落户无锡。一个个转化服务载体、工程技术中心(研发中心)的引进,为无锡企业注入了一支支强心剂,成为无锡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强力支撑。2006年共有91个项目在无锡实施,涉及项目总投资为8.85亿元,2006年被列为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科技攻关项目的均为产学研合作的成果。
  五是促进科学技术转换。要在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关键技术研发上实现突破,应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紧密结合,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在重点领域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要在创新平台建设上实现突破,以高新技术园区为载体,建立和完善各类共用技术创新平台,抓好区域性重点特色基地建设,推动区域特色城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度重视培育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加强中试基地和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上实现突破,加大政府对科技事业的投入,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形成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体系;同时不断完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把科技成果转化和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作为主要评价标准。要在创新人才队伍培养上实现突破,重视学科带头人的发现和使用,促进“首席工程师”活动的开展,大力推动创新团队建设,努力造就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创新技术人才,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环境,推动创新人才辈出、创新智慧进发、创新成果涌流。
  2着眼合力,完善科学运行机制
  2.1要建立联席会议式的民主决策 制有政产学研参加的联席会议,应当是政产学研合作进行决策的最高层次,这是政府主导,整合区域资源的联盟性、指导性机构。一定区域内下属的行政区划可以依次搭建类似的不同层次的平台,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创造条件,调动高校、院所和企业的积极性,政府的主导作用要与市场的基础配置作用相结合。高校、科研院所和大企业,要多出原创成果;企业要用更多精力抓集成创新、应用创新,发展高端产业,加大各领域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创新力度。厂长要主动去找校长、找所长;校长和院长要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找市场找企业;市长要经常参加政产学研联席会议。市长、厂长、校长、所长应成为经常坐在一起共商发展大计的好朋友、老朋友。耍建立政产学研工作的长效机制。
  政产学研联席会议制度要通过制定产学研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营造良好的环境与机制,促进产学研各方的发展及其集成创新,进而推进科技、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确定并支持一批产学研联合示范项目,通过示范项目的实施,推动一批创新主体、创新要素的集成,重点解决一大批共性和关键性问题;支持以产学研联合申请并承担的国家、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及其成果在南京实施转化和产业化,逐步实现产学研合作由短期、松散、单项合作向长期、紧密、系统合作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