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电位器在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应用

摘要:把数控电位器用于磁共振成像系统中梯度预加重电路,使电路中增益和时间常数的调整从人工方式改变为计算机数字控制方式,可以大大提高调整的效率并能实现自动调整。
关键词:数控电位器磁共振成像涡流梯度预加重
问题的提出
在磁共振成像(MRI)系统中,梯度磁场被用来编码空间位置。它是由梯度波形发生器根据成像序列要求输出梯度波形,激励梯度放大器输出梯度电流,驱动梯度线圈形成的。理想的梯度波形发生器输出、梯度放大器输出和梯度磁场波形见图1(a)(b)(c)。但在实际系统中由于铁磁性物质的存在,梯度电流跳变形成的梯度磁场的变化会在其中产生感应电流,即涡流。涡流衍生出的磁场方向总是与梯度磁场建立的方向相反,因此会延缓梯度磁场的建立,见图1(d)。这种延缓会对MRI系统成像的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
克服涡流的影响、改善梯度磁场的建立波形有许多种方法。其中之一是梯度预加重(pre-emphasis)。梯度预加重是在梯度波形发生器的输出波形上(图1(e))或梯度放大器的输出电流上(图1(f))预先加上一个过冲,该过冲抵消涡流场的影响,加速了梯度磁场的建立,见图1(g)。为了适应不同涡流场的情况,该过冲的幅度和时间常数都是可调的。
梯度放大器中X、Y、Z三路梯度一般都加有模拟式梯度预加重(有时称为涡流补偿)电路。这种电路由一个可调增益的运算放大器+可调RC时间常数电路构成,见图2(三路相同,仅画出X路)。为了组合出任意的过冲波形,通常有多级这样的电路并联,每级具有不同的时间常数(图2电路具有4级)。增益和时间常数的调整采用手调多圈电位器。这种电路结构简单、无须做任何计算、成本较低。但它也有固有的缺点。由于全部采用模拟器件,不适合用任何数字器件来控制,多级增益和时间常数需人工用改锥作多维调整,工作量极大而一致性、可重复性很差,也不能由计算机闭环控制实现自动调整。
本文利用数控电位器(DCP)独特的性能,改进了上述模拟式梯度预加重电路,达到了数字控制梯度预加重的目的。
数控电位器
数控电位器是一种数模混合器件,示意图见图3。它内部有一个串联的电阻阵列(电阻的数量决定了DCP的分辨率,通常有32,64,100,256,1024等)。每两个电阻之间的连接点通过一个电子开关连接到中心抽头端。电子开关则由用户通过总线接口控制通断,通断的位置决定了中心抽头端在电阻阵列中的位置,因而可以决定中心抽头端距电阻阵列两端的电阻值。改变通断的位置就可以改变这个电阻值。因此从电阻阵列两端和中心抽头来看,DCP表现得就好象是一个普通的三端可调电位器一样,差别只在于普通的电位器是通过旋纽或工具手动连续可调的,而DCP是通过总线输入指令步进调节的。
DCP有不同的组态和形式。以本文使用的Xicor公司的X9250DCP为例,它在一个器件内封装了4个相同的DCP,每个DCP有256个抽头位置及4个非易失的数据寄存器,可以在DCP掉电后记住4个抽头位置,并在上电时自动将0#数据寄存器记载的抽头位置加载至抽头位置寄存器;它的控制接口为标准的SPI串行接口,控制指令由验证字节、指令字节和数据字节构成,见图4。阻值有100KΩ,50KΩ,数字端电源2.7~5.5V,模拟端电源为±2.7~5.5V。封装形式有SOIC和XBGA两种。


数控电位器在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应用 :

图2梯度放大器中的模拟式梯度预加重电路


数控电位器在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