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时代财务管理思考(一)

进入21世纪后,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世界潮流。我国“十一五”规划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未来5年的工作重点。那么,什么是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给财务管理带来哪些思考?
所谓循环经济是一种将经济与环境融为一体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它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反馈式流程,也即以尽可能少的资源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发展。循环经济从根本上转变了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和低效率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格局。作为促进人类与社会自然和谐的全新经济模式,循环经济已经被财经学家认为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佳选择。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循环经济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全新理念和生产模式,更是一种理财观念的更新和财务管理的新课题,引发无限的思考。
一、财务管理目标选择思考
财务管理目标一般包括利润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经济效益最大化等。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既是最优选择也是一种趋势。所谓经济效益是指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生产出尽可能多的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其与其他财务管理目标不同的最突出之处在于强调社会贡献能力,这不仅仅指企业依法向国家缴纳各种税收,更重要的是用发展解决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的矛盾,实现合理利用资源,优化环境的目的。科学理智地选择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既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可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双赢。
二、财务预测体系思考
狭义的财务预测是指估计企业未来的融资计划;广义的财务预测是指企业在经营决策前对项目建设和发展所作的可行性报告,它主要根据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以及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对项目未来的收入、支出和结余、现金流量以及估计需要的资产与所需融资等因素进行预测和评估,作为支持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在循环经济时代,要求企业家们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作为一种企业文化,一种企业目标,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理念,把提高社会有限的资源利用率和保护环境作为企业社会责任列入财务预测和经济考察与评价体系,结合经济数据和环境数据分析作出企业决策。
三、增收节支财务管理思考
循环经济含开源节流之意,与财务管理的增收节支有同工异曲之实。
(一)开源与增加收入来源。发展循环经济是一个多环节、多层次的系统工程。企业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一方面需要把一部分社会成本转化为企业成本,在企业未来收益中得到补偿;另一方面,承担产品研制、开发、应用、推广循环经济技术,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投资风险与报酬的不确定性,客观上影响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政府应尽可能为企业参与循环经济发展拨付一定的启动资金和财政补贴,以支持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研究、技术推广、产品制作、示范试点以及宣传培训等工作。不仅资金要实行专款专用,还要运用资金周转原理,科学、合理地整合现有资金,提高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另外,通过政策性银行优先贷款、低息或无息贷款、延长信用周期、税前还贷等方式,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动力和信贷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