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的人生一个最高分

  给自己的人生一个最高分
  
  ——解读《中国式看守所》
  
  文/夏子
  
  答语文卷子不同于答英语卷子,语文卷子中的主观题是没有英语卷子里的选择题那样来的简单明了的。这就像是中国人之于外国人,中国人喜欢中庸,外国人喜欢明了。于是才出现了这么多的"中国式",从"中国式结婚"到"中国式离婚",从"中国式性感"到"中国式美丽",相反的,相同的,应有尽有。还比如眼前的《中国式看守所》,也是"中国式"的。
  
  是的,想要了解一件事物,首先就要了解事物所处的环境,这样才能更加深刻的了解它。就像咱们初学画苹果,要了解光来的方向和角度,才能画出阴影的大小和灰度。假如你的人生在中国式的光芒里被苹果挡住了,那么苹果怎么放才能留下最小的阴影,那么你阴影的灰度应该怎么界定才能最符合客观事实,就成了我们需要了解的东西。我们谁都不希望苹果落地到自己的地界,只是,自由落地运动中落到那有太多的偶然性。
  
  《中国式看守所》展现给我们的就是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里,如果苹果不幸落到了你的地界,你如何让它产生最小,最淡的阴影。这是首部讲述"合理避法"的纪实文学会教会在我们解题思路一定的前提中,怎么尽可能多的得到一些过程分。
  
  我们任何一个人都不愿意和看守所,扯上一丝一毫的关系,但是,人之所以与动物的不同恐怕就是咱们的社会性吧?于是,不论你是官员、公务员、商人还是普通人你都要知道一个不小心你就会和它有联系。退一万步说,你已经是犯罪嫌疑人了,那么,难道你就真的成了待宰的羔羊?
  
  不同于其他的普法知识中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好孩子,《中国式看守所》展现的是在看守所中的所见所闻,也就是他已经不再是一个好孩子;不同于其他描述铁窗生活中那些犯人如何的痛苦煎熬,《中国式看守所》展现的是面对自己的过失或是诬告,怎样"合理避法"。
  
  《中国式看守所》并不是生涩难懂的,相反的,这是一本以白话形式解读法律条文的实用工具读物。它用白话,用实例给我们客观的展现出来。没有任何主观的评说,有一些给人的感觉甚至是意犹未尽的,可是,正是这些意犹未尽才是真正的"中国式"。
  
  《中国式看守所》的语言是犀利的,它说:普通人在刑事案中的表现,如同处女和妓女在谈性生活——处女羞羞答答,道听途说知道的那点知识,还不够对手取笑呢。而律师和找的那些行业人士,就是皮条客和老鸨。我从未想过司法白痴和处女之间的关系,在我眼里律师和那些行业人士是庄严高大的。但是,细细品来才觉得普通人对于司法程序的确就如不谙世事的小姑娘,而律师和行内人士,除了代表法律,难道就没有利益吗?
  
  如果说,《中国式看守所》作为纪实文学陈列出来的都是一个个现实领域的问题,那么,多多少少也算是个遗憾,因为它就没有看到背后的力量。而这本事却刚好用了一章的内容假借别人之口道出了它的哲学观念,这样就做到了雅俗共赏。总之,《中国式看守所》杂糅实用性和思想性,阅后对每个人都有启迪。
  
  《中国式看守所》达晋雅著陕西电子音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