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上册课堂同步练习题(有参考答案)

课后检测 融会贯通
作业时限:25分钟 作业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正确理解是(  )
①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②能够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③变异是不定向的
④变异是定向的
⑤变异经长期的自然选择积累就可以产生出生物新类型
A.②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①③⑤
解析:此题是一道组合选择题。达尔文认为变异是不定向的,而①实际上是说生物的变异是定向的,这是拉马克的观点。
答案:B
2.有翅昆虫有时会出现残翅或无翅的突变类型,这类昆虫在正常情况下很难生存下去,但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它们因不能飞行,从而避免被风吹到海里淹死。这个事例说明(  )
A.突变多数是有害的
B.突变多数是有利的
C.突变的有害和有利并不是绝对的
D.突变的有害和有利是绝对的
解析:突变产生的个体能否存活,决定于环境。对环境适应的变异就是有利变异,对环境不适应的变异就是不利变异。
答案:C
3.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  )
A.突变决定的 B.可遗传的变异决定的
C.自然选择决定的 D.隔离决定的
解析: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答案:C
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符合达尔文学说基本观点的是(  )
A.生存斗争是进化的动力
B.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而选择是定向的
C.长颈鹿因长期吃高处的树叶而长有长的颈和前肢
D.有利的遗传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新的生物类型
解析:A、B、D三项是达尔文的观点,C项是拉马克的观点。
答案:C
5.用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解释病菌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原因(  )
A.使用抗菌素的剂量不断加大,病菌向抗药能力增强的方向变异
B.抗菌素对病菌进行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
C.病菌对抗菌素进行自然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
D.病菌中原来就有抗药性强的个体,在使用抗菌素的过程中淘汰了抗药性弱的个体
解析: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我们知道,病菌通过变异存在着抗药性的差异,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抗药性强的有利变异得到了保留,这一性状通过遗传的不断积累而加强,使后代的抗药性越来越强。
答案:D
6.在20世纪30年代,对生物进化过程中遗传和变异的研究,已经从(  )
A.性状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 B.分子水平深入到量子水平
C.性状水平深入到细胞水平 D.显微水平深入到亚显微水平
解析: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对生物进化过程中遗传和变异的研究已经从性状水平深入到基因水平。
答案:A
7.关于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评价,错误的是(  )
A.自然选择学说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过程中遗传和变异的作用和生物的适应性、多样性的形成
B.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自然选择学说对生物进化过程中遗传和变异的本质未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D.自然选择学说对环境条件如何对可遗传的变异进行选择,没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解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能够正确解释生物适应性和多样性的原因,但是不能解释生物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如何对遗传和变异起作用。
答案:A
8.英国的曼彻斯特地区有一种桦尺蠖,白天栖息在树干上,夜间出来活动。该地区原来树木茂盛,树干表面长满浅色的地衣。19世纪中期以前,桦尺蠖几乎都是浅色的,黑色个体极少。后来曼彻斯特成为工业区,树干变成灰黑色,到了20世纪中期,生物学家们发现,黑色的桦尺蠖成了常见种。经分析得知,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浅色桦尺蠖迁出,黑色桦尺蠖迁入
B.工业煤烟使浅色桦尺蠖变成黑色
C.自然选择的结果
D.人工选择的结果
解析: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环境改变使原来适应环境的个体不再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被自然选择淘汰,而适应新环境的变异个体被保留下来,数量增多。
答案:C
9.茎、叶保水功能强,根系发达的植物能在沙漠中生活;而茎、叶保水功能差,根系不发达的植物,则不能在沙漠中生活,达尔文对这一现象的确切解释是(  )
A.生物个体之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B.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生物的变异对生物的生存都是不利的
D.适应环境的变异个体容易生存
解析:自然选择导致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答案:D
10.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判断下列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
B.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定向的白色变异
C.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D.在长期有毒农药的作用下,农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解析:A选项中长颈鹿的长颈是生物变异产生的性状,并非其努力吃树叶牵拉的结果,即使是由于其吃高处树叶,牵拉、伸展颈与前肢而使上述器官变长,这种后天获得的性状也是不遗传的。B、D项都是环境促使生物产生的变异向适应环境的方向发展,显然这不符合变异是不定向的观点,所以本题答案为C。
答案:C
11.下列关于自然选择和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然选择学说是达尔文进化学说的中心内容
B.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C.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朝着符合人类需要的方向发展
D.自然选择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解析:自然选择是定向的,通过自然选择而保留下来的个体都是适应环境的,但并不一定符合人类的需要。
答案:C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的过度繁殖引起生存斗争
B.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
C.遗传使微小的有利变异得到积累和加强
D.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应,所以生物的繁殖能力总是和环境的承受力相协调
解析:生物具有过度繁殖的特征,使得它们产生的子代数量远远超过环境的承受力。
答案:D
13.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有的物种只生存了极短的时间就灭绝了,这是因为(  )
A.该物种没有变异
B.该物种进行无性繁殖
C.缺乏有适应性价值的可遗传的变异
D.人为因素造成其灭绝
解析:生物进化的原材料是有利的可遗传变异。
答案:C
14.下列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正确评价是(  )
A.它只能正确解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B.它能正确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C.它能正确解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但没有阐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D.它能解释自然选择作用,但不能阐明生物的多样性
解析:自然选择学说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对于人们正确地认识生物界具有重要意义,但达尔文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以及自然选择如何对可遗传的变异起作用等问题,未能做出科学的解释。
答案:C
15.(2010•海南高考)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  )
A.物种是神创的
B.物种是不变的
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D.用进废退是生物进化的原因
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有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而不是神创造的。用进废退是拉马克的观点。
答案:C
二、简答题(共20分)
16.(5分)开始使用杀虫剂时,对某种害虫效果显著,但随着杀虫剂的继续使用,该种害虫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实验证明害虫种群中原来就存在具抗药性的个体。这证明:
(1)害虫种群中个体抗药性的________体现了生物变异一般是________的。
(2)杀虫剂的使用对害虫起了________作用,而这种作用是________的。
(3)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通过害虫与杀虫剂之间的________来实现的。
答案:(1)差异 不定向
(2)选择 定向
(3)生存斗争
17.(7分)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英国的曼彻斯特地区有一种桦尺蠖,它夜间活动,白天栖息在树干上。
材料二:自然条件下桦尺蠖触角和足有长的也有短的,体色有深些的也有浅些的。
材料三:试验表明,桦尺蠖之间能进行相互杂交,黑色的桦尺蠖杂交能产生浅色的桦尺蠖,而浅色的桦尺蠖之间杂交其下代都是浅色的。
材料四:19世纪中叶以前,浅色的桦尺蠖数量较多,到20世纪中叶则是黑色的桦尺蠖成了常见的类型。这种现象被称为桦尺蠖的“工业黑化现象”。
材料五:桦尺蠖的深色是由显性基因S控制的,浅色是由隐性基因s控制的。19世纪中叶以前的桦尺蠖种群中S基因的频率只有5%以下,而到了20世纪中叶上升到95%以上。
(1)材料一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四中桦尺蠖的“工业黑化现象”说明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材料五中基因S频率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生物变异是否是定向的?________。基因 频率的改变是否是定向的?________。自然选择是否是定向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生物具有应激性和适应性
(2)生物存在着变异现象
(3)这些桦尺蠖属于同一物种,黑色是显性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4)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环境对生物的生存产生影响,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5)自然选择使物种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6)不定向 定向 定向
18.(8分)果蝇的自然群体中,第Ⅱ染色体的变化很多,现在把有变化的第Ⅱ染色体的纯合子列在表中,试分析说明下列问题:
果蝇的第Ⅱ染色体的各种类型在不同温度中的生活力
第Ⅱ染色体的各种类型25.5℃21℃16.5℃
标准型100100100
A9998100
B958987
C92109109

(1)从表中可以看到,在不同温度中,第Ⅱ染色体的不同类型的生活力________。
(2)在25.5℃中,________的生活力最好。在21℃中,________的生活力最好。在16.5℃中,________的生活力最好。
(3)由此得出的结论是:①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正确分析表中所给信息。此题主要考查基因突变为进化提供原材料。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温度中,第Ⅱ染色体的不同类型的生活力不同。在25.5℃中,标准型的生活力比变异类型A、B和C都好,但在21℃和16.5℃中,变异类型C的生活力就比标准型好。根据分析,我们可以概括为两点:①有极少数的突变是有利的,可以作为进化的原材料。②突变的有利与否,随所处的环境而异。
答案:(1)不同 (2)标准型 C C
(3)①少数有利的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②突变的有利与否,随所处的环境而异